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環水務”)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和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于2003年共同出資設立,目前在全國14個省市擁有全資及控股子公司31家,參股子公司1家,日處理規模約1500萬噸/日,公司資產規模近140億元人民幣。
在十六年的發展歷程中,中環水務把握了企業發展的張弛節奏,堅持商業理性,堅持以效益為導向,謹慎選擇項目投資,保持戰略定力,實現了在行業下行時仍保持健康運行,在行業低潮時仍具有強大競爭力和投資能力,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在“2018年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中,中環水務第16次獲評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并晉身前三甲。
2019年,中環水務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公司戰略布局,落實戰略目標,不斷強化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水務板塊重組上市為藍圖,在市場拓展、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推進公司實現二次騰飛。
務實進取,服務重大國家戰略
2018年,中國節能被“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明確為長江大保護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企業。立足于集團公司“建設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的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的總要求,中環水務以長江經濟帶沿線作為市場開發重點,在深耕現有項目區域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擴張新區域市場,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環水務服務于重大國家戰略,以長江經濟帶、珠三角、大灣區、海南自貿區、京津冀地區、黃河流域以及現有項目地區為主要目標市場區域,積極創新商業模式,拓展水環境治理和再生水、農村供排水等細分領域,并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海外項目。
2019年中環水務新簽約貴陽南明河流域水環境系統提升工程、深圳龍華提標改造等5個項目并成功中標延安姚店二期污水項目,新增市場規模約一百萬噸/日。擬簽約的城市再生水項目即將實現區域市場的“廠網河湖一體化”布局,畢節污水處理示范項目結合廁所革命和灌溉回用需求,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的資源化利用。
聚焦主業,拓展相關多元產業格局
作為唯一一家以水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環水務在環境治理中的責任與擔當是企業的顯著標簽,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轉化成了企業的獨特競爭優勢。
中環水務不斷深化水業投資、運營關鍵業務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鞏固強化關鍵裝備及綜合集成能力,在水務產業鏈的工程技術和設備制造環節開發新的業務單元,構建新的盈利增長點。
早在2015年,中環水務就開始調整發展戰略,集中優勢資源,在中國大陸地區逐步確立了“區域化深耕”的專業化市場策略。在相關輻射地區積極穩健拓展主業,全面推廣“供排水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廠網河湖一體化”、“工業園區污水一體化”等多種水污染治理一體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位于湖州的老虎潭水庫項目是中環水務是投資建設運營的第一個水源項目,作為湖州重點水源地工程,于2012年4月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該項目是全國第一個通過政企合作,以BOT方式興建的水庫項目,受益人口約67萬人。2015年,湖州老虎潭水庫獲浙江省“錢江杯”優質工程獎,2016年獲評“一類壩”,2017 年10 月完成水利工程管理標準化創建,被譽為是“有中國特色的水利BOT項目”,受到水利部領導及當地領導的高度評價。憑借良好的合作,中環水務在湖州進行區域深耕,陸續成立湖州原水、湖州中環、湖州污水等湖州區域公司,開拓自來水、污水、園區廢水等領域,打造了中環水務湖州東部新區污水處理廠、砂洗城項目等優質標桿項目。
2019年9月,中環水務就湖州吳興童裝產業園污水處理項目與湖州吳興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簽約,該項目是中環水務在2015年與園區合作的給水排水項目的擴改建工程,建設內容涉及污水及再生水回用,是工業園區污水一體化的試點,項目的再度簽約,進一步鞏固了中環水務在湖州乃至整個浙江地區的項目布局,也標志著建立起由原水供應至市政、工業污水處理以及再生水回用的全產業鏈格局。
在安徽,中環水務發揮蚌埠中環水務屬地、品牌優勢,截止目前,蚌埠區域由中環水務直接或間接控股的供排水項目公司共有6家,日制水規模近70萬噸,污水處理規模近40萬噸,另有9萬噸/日再生水項目即將投資建設。中環水務在蚌埠逐步實現”一市三縣”全覆蓋的區域布局以及 “廠網河湖一體化”的商業布局。
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牽頭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工作,業內現在普遍認為這將在未來催生一個萬億級的綠色產業。另一方面住建部發布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標準》已于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這代表著未來各類村鎮污水處理項目有望逐步走向規范。中環水務在蚌埠、湖州、貴陽、遂溪等地都做了很多探索實踐,在這些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儲備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2019年,公司抓住國家大力推進污水資源化和農村污水的戰略機遇,積極開拓污水資源化、城鄉污水、直飲水等商業模式,同時與周邊河、湖項目聯動,開拓從單體項目模式向綜合治理模式轉變的新思路,實現外延式發展。
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動能
為貫徹落實科技優先戰略,中環水務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建設,加大對國外先進技術吸收、集成、再創新力度,通過與國內知名機構共同組建研發平臺,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及開展“五小”創新創效活動等途徑,全面激發了企業科技創新活力,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2019年,中環水務新增課題21項,獲得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5項,主編省級標準1項。
在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的基礎上,持續對接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強產學研合作。針對國內實際情況對西班牙反硝化濾池技術進行了優化創新,在湖州東部二期擴建項目中落地,實現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UFBAF工藝在國內的首次應用,并在遂溪農村污水處理項目中實現西班牙iGLOO技術的工程應用。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工業過程模擬與優化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作為牽頭單位聯合該所承擔集團2019年重大科技創新項目1項;就長江大保護畢節農村污水試點示范項目,聯合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團隊完成實施方案的編制并獲得批復,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后續工作。未來中環水務將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提升核心競爭力。
實干擔當,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
長期以來,中環水務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根據集團公司的統一要求,積極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落實年、黨建質量提升年、基層黨建推進年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委的政治核心與領導核心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立足公司經營發展實際,推動黨的建設和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深度融合,把黨建工作優勢充分轉化為公司競爭優勢、創新優勢與發展優勢。
2019年,中環水務全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刀刃向內”,以釘釘子精神全面化解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圍繞“干事創業敢擔當”這一中心目標,求真務實,取得扎實成效,公司各項經營業務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年度預定目標。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中環水務各基層黨組織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中環水務下屬蚌埠中環公司、襄陽中環公司、湘潭中環公司、湖州中環黨總支、湘潭污水黨支部等多家公司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黨員先鋒崗,公司系統內800余名在職黨員,堅守崗位,并積極參與社區疫情監控點值守執勤、入戶排查等志愿工作,他們沖鋒在前,勇于擔當,將黨旗插在抗疫第一線,保證了幾十個城市上千萬居民在特殊時期的及時、安全用水,充分履行了中央企業高度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與環保責任。
2020年,中環水務將圍繞重組上市,強化市場開發,推動項目建設,堅持安全運營,優化企業管理,持續降本增效,加速科技創新,提升黨建水平,共謀長足發展。在這個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期,中環水務用產業十六年過程中的感受及理解,心無旁騖,責任在心,始終謀求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企業的二次騰飛。